成都医保定点单位
028-62100012
门诊时间:8:30 - 17:30(全年无休医院)
成都宝芝堂中医馆专家唐善先指出:肝癌病程大多经历肝炎、肝硬化而来,我国原发性肝癌80%以上(50-90%)发生在肝硬化基础上,特别是结节型肝癌常有明显肝硬化,肝功能较差。手术治疗仍是提高原发性肝癌远期疗效的首选方法,经导管肝动脉栓塞化疗、消融疗法和生物靶向治疗已成为当前西医肝癌治疗的另外三大主要手段。
1根据肝癌的病程和症状,结合历代医籍的论述,该病可归属于中医“肥气”、“积”、“癥”、“臌胀”、“黄疸”、“呕血”、“便血”等疾病。
肝脉……微急为肥气,在胁下若覆杯。战国《灵枢邪气脏腑病形》
脾之积,名曰痞气,在胃脘,覆大如盘。汉华佗《难经》
历代医家还详细描述了癥积的发病机制和治疗原则:
积者,阴气也,其始发有常处,其痛不离其部,上下有所始终,左右有所穷处。汉华佗《难经》
癥,腹中坚硬,按之应手,谓之癥也。金刘完素《素问玄机原病式》
经络受病,入于肠胃五脏积聚,发伏梁、息贲、肥气、否气、奔豚。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
按积之成也,正气不足,而后邪气踞之。明李中梓《医宗必读》
夫癥者征也,血食凝阻,有形可征,一定而不移。清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
大积大聚,其可犯也,衰其大半而已。战国《内经》
坚者消之,留者攻之,结者散之,客者除之。战国《内经》
壮人无积,虚人则有之。故治积者,当先养正则积自除……邪正盛衰,固宜祥审。金张元素《活法机要》
初者,病邪初起正气尚强,邪气较浅,则任受攻。中者,受病渐久,邪气较深,正气较弱,任受且攻且补。末者,病魔经久,邪气侵凌,正气消残,则任受补。明李中梓《医宗必读》
治之之法即从诸经,再究其气血偏胜。气虚则补中以行气,气滞则开郁以宣通,血衰则养营以通络,血瘀则入络以攻痹。此治癥瘕之大略。清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
2现代中医认识:肝癌总属正虚、邪实之病,不同病期正虚、邪实各有偏重
肝癌早期:辨证以邪实为主,肝气郁结,气滞血瘀,而正虚脾弱为辅。
肝癌中期:辨证多正虚、邪实并重,脾虚气弱,血瘀痰结。
肝癌晚期:辨证元气大亏,病邪实盛。气血亏损,脾胃不和,气滞血瘀,痰湿内盛。
中医治疗原则:
扶正:健脾和胃,培补元气为主,兼养血,滋阴,润肠,温阳化气等
祛邪:活血化瘀,化痰散结,兼行气,化湿,利水,退黄,泻下,清热解毒等
中医治法:
早期:以活血化瘀,软坚散结,疏肝行气为主。以祛除病邪为目的。
中期:健脾和胃,行气化瘀散结并重。兼顾扶正祛邪。
晚期:健脾补气为主,和胃,消胀,利水,退黄。顾护正气先救人。
辨证分型
肝郁脾虚型或肝气郁结
主症:胸胁胀痛,以右侧为甚,胁下痞块,善太息,或伴食欲不振,倦怠乏力,舌淡暗、边有齿痕,脉弦细。
治法:疏肝理气,和胃健脾,化痰散结
方药:柴胡疏肝散、六君子汤加减
气滞血瘀型
主症:胁下痞块巨大,右胁或上腹部刺痛或钝痛,胁痛引背,失眠心烦,舌质暗或青紫,有瘀斑,脉细涩。
治法:理气活血,化瘀消积。
方药:膈下逐瘀汤复元活血汤加减
脾虚血瘀型
主症:胁下痞块,右胁背或上腹部刺痛或钝痛,纳呆,疲乏,腹胀,便溏,吐血或便血,或皮下紫癜,舌质淡夹瘀斑瘀点,脉细弱。
治法:健脾益气,摄血止血,化瘀通络
方药:补中益气汤、参苓白术散加减
肝胆湿热型湿热聚毒
主症:上腹肿块、右胁疼痛、脘腹胀满、或腹大如鼓、心烦口苦、目肤黄染明亮,身热或潮热,大便干结,尿短赤黄如浓茶色,舌质紫暗、苔黄厚腻、脉弦滑数。
治法:清热利湿,泻火解毒。
方药:茵陈蒿汤、龙胆泻肝汤加减
阴虚内热型肝阴亏虚
主症:胁肋胀痛,消瘦乏力,低热盗汗,五心烦热,肌肤晦暗,口干不欲饮,尿少,舌质淡红或绛苔少或无,脉细数。
治法:养血柔肝,凉血解毒
方药:青蒿鳖甲汤、一贯煎加减
脾肾阳虚,水饮内停
主症:上腹肿块、胁腹胀满隐痛、或腹大如鼓、口淡泛吐清涎、身目黄染晦暗,疲乏,恶寒肢凉,下肢肿胀,大便稀溏,尿少,舌质淡白,脉沉细。
治法:健脾补肾,温阳利水。
方药:五苓散、真武汤加减
辨证论治要点:
1主病在脾、胃,涉及肝、胆、肺、肾
2正虚以脾虚气弱为主,可进一步发展为肺脾两虚、心脾两虚、脾肾两虚等证
邪实以气滞、血瘀、痰饮、水湿为主,邪蕴日久可从热化,也可寒化。
3扶正治疗要兼顾祛邪,祛邪勿忘顾护正气
苦寒太过伤阳气,还伤脾肾;攻伐太过伤脾胃;过用活血可引致出血病症
4恶性肿瘤已属慢性疾病,治疗不可速成,宜缓调慢治,或可取效。
5中医治疗的整体观:辨病施治和辨证论治相结合
目前常用中药抗肝癌制剂:
成都中医肿瘤名医--唐善先
从事中医临床诊疗三十余年,学及中西,博采众家,不断融汇各派中医精华;对各种疑难杂症的诊疗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以中医药防治放化疗毒副反应和肿瘤复发转移为特色,近年来致力于中医药治疗肿瘤的研究,并提出以“带瘤生存”为治疗观点,体现了抗肿瘤治疗的务实思维。中晚期癌症患者即使出现大量胸水、腹水或骨转移、肝转移等情况,如能及时进行全身有效的抗肿瘤综合治疗,大部分患者仍可获得较长期生存。打比方说:“慢性病中的糖尿病、高血压,服用降糖药、降压药能缓解症状,而病还在,但人舒服了,这叫‘带病生存’,与‘带瘤生存’是一个概念。”
温馨提示:如果您想了解更多关中医健康知识,中医肿瘤保健预防等信息,您可以拨打成都宝芝堂中医馆提问热线: 028-62100012或点击提问成都宝芝堂中医馆在线健康顾问,我们将给出您专业的意见,并为您提供优质的 免费提问服务!
咨询电话:028-62100012
来院地址:成都市高新区金桂路99号